谌宏微 官方网站

http://chenhongwei.zxart.cn/

谌宏微

谌宏微

粉丝:16625

作品总数:45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谌宏微,祖籍贵州织金,1961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77级美术专业毕业,现为贵州省美协主席、贵州美术研究院院长、一级美术师,省管专家。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

国 画:元/平尺

匾额题字: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谌宏微: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对中国美术发展的意义

一、“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系列美术展览活动”是中国特色主流美术活动的亮丽品牌,影响深远,将载入中国美术发展史册。


  2009年至201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用五年时间倾力策划、打造了“灵感高原”(青藏少数民族主题)、“天山南北”(西北少数民族主题)、“浩瀚草原”(北方少数民族主题)“多彩贵州”、“七彩云南”(西南少数民族主题)6个以中国少数民族为主题的国家级大型系列美术展览活动,是由全国众多顶尖专家共同参与的“国家行为”美术工程,通过对“民族”和“地域”这一美术创作的“题材”问题的整体梳理、总结、研究,将其提升到启示中国特色艺术审美表现和艺术形式语言等艺术本体问题探究的高度,呈现了这一现象在中国能够产生一批美术大师、一批优秀画家、一批优秀作品,和在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留下深深印迹的因果关系,揭示了这一中国独有的特殊美术现象的意义。这一系列活动首次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进行梳理,是对新中国美术发展进程梳理和总结的一个重要脉络,是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参照系,是挖掘、整理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同时,为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和民族团结贡献了美术正能量,产生了巨大影响。

  组织这样一个系列活动既需要高瞻远嘱的战略思考,也需要投入巨大的工作量。仅以我亲身全程参加了的“多彩贵州——中国美术作品展”组织筹备工作为例,中国美协从2013年3月开始牵头策划组织,召开了两次大型相关专题专家工作会,中国美协党组书记吴长江,和前后两任秘书长刘健、徐里亲自挂帅担任筹委会和策划工作专家组主任,特邀著名评论家殷双喜担任学术主持人,成立了以中国美协展览部、大活动部负责人为首的10几人的筹备工作班子,组织了两次60人规模的全国名家到贵州写生,用一年多时间花大力气完成了梳理历年全国美展作品、征调征集各地美术馆藏作品和老艺术家自藏作品工作,对特邀全国名家新创作品进行严格评选,优中选优,组织撰写了总6万多字的评介文章,梳理了贵州美术发展文献、编辑出版了大型精装展览画集和专题记录片。

  作为贵州主题的指向目标地区,贵州美协理所当然的承担很多在贵州的具体执行和协助工作。我们在中国美协的指导帮助下争取到了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党组高度重视,较好完成了“中国美协名家走进多彩贵州”两批次创作采风接待活动,并组织贵州重点画家60多人参加全国名家写生活动全程;完成了贵州作品组织工作,评选、推送120件作品送京、推荐邀请入编画集稿件200余幅。针对文献素材的协助工作,对建国以来贵州美术发展、美术活动和重要人物、重要作品进行了一次全面征集、梳理,组织贵州专家撰写了4万多字的“贵州美术发展历史及背景调研课题”资料、10多盘贵州原生态多民族文化视频资料、200多本贵州美术家史料、书刊、画集和相关历史活动图片、补拍个案画家专访视频;针对经费筹集工作,在省委的全力支持下,全程共争取到230万活动专款,争取到艺术家赞助作品50多件、争取到企业家以车辆、住宿、餐饮等形式的赞助价值20余万元;针对开幕式筹备工作,按省领导要求,在中国美协领导的理解和帮助下,完成了展览名称调整、开幕仪式调整、展览背景墙调整等大量具体而艰巨的协调工作和相关文案的起草工作,以及赴京参加筹展及研讨活动贵州艺术家的组织安排等具体工作。

  展览得到了贵州省委领导的关心重视,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发来贺辞,省委副书记李军携贵州省20余位各厅局领导赴京参加开幕式。据贵州省网络舆情中心统计,国内各专业期刊报纸、中央媒体、贵州省内外媒体、网站的相关报道和网民回馈等反响,在展览开幕一周内形成了一个高潮。整个活动筹备历时一年多,参与人员之多、工作量之大、涉及面之宽、学术性之强、各级领导之重视、社会反响之好,都让我们大开眼界,而这只是5年6项这个系列专题活动之一。可以想见中国美协策划主办的这个系列活动整体投入了多少、牵动了多少中国美术家和社会各界资源。

  所以,可以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系列美术展览活动”体现了“深化中国梦的审美表达,彰显中国梦的视觉形象”的中国美协工作目标和践行目标的意志、决心,展览的意义和外延已远远超出了艺术范畴,是中国特色主流美术活动的亮丽品牌,影响深远,将载入中国美术发展史册。


二、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现象,是中国社会政治生态、民族审美趣味和美术家自觉艺术表达结合的必然产物。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处、共生、共荣的国家,其社会政治生态决定了艺术表现中关注少数民族题材的必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所倡导的民族大团结政策和民族地区相互交流的便捷,推动了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民族与族群共处问题困扰着世界上许多国家,但在有56个民族共居的中国,基本上化解了这种困扰,这种民族一家亲的氛围,成为了中国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唯一主题,也使新中国美术创作成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和体现美术家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以风光、民居、民俗、形象、服饰等为标志的奇异多彩风情,恰好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和新鲜的精神感受,只有在民族地区,画家们还能找到相对完整、相对原生态的“天人合一”、“诗意栖居”、“道法自然”这种带着原始、神秘、迷人特质的人类生存审美理想境界。特别是在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种迥异于所谓现代化发达社会的边塞情境,满足了人们需要寻根,需要自我认同、抒发情感,需要承载想象力、需要精神家园的情结。

  从能感动自己的民族题材入手,进而深入了解、借鉴、研究民族民间的文化和其中丰富多姿的艺术型态元素,进而创造新的个人艺术表达形式,在这种审视与表达中,原有的审美取向甚至艺术风格发生了转换,其过程和结果已经超越了题材本身。以董希文、叶浅予黄胄黄永玉等为代表的新中国成长的美术大家就是这样完成了自身艺术的升华。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对新中国美术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营养。作为中国独有的现象,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从出发点到过程和结果,都体现了中国美术特色,也只有新中国才会有这个特色。


三、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艺术指向是沿着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这个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轨迹运行的,是新时期美术发展的重要脉络。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中国美术创作在题材与主题、风格与样式、媒介与材质等取向上,不断变换、转型,但对民族题材的美术关照从未消解。有的是基于对主题表达向更深层进行挖掘,如陈丹青《西藏组画》为代表的一批作品;有的是基于对题材本身的熟悉了解程度向更宽广进行拓展。如贵州、云南、内蒙古的一批画家,也产生了一批好作品;有的是基于自身形式语言创新、探索或抒情表达需要而借题发挥,这一类作品因其轻松、唯美、各方面讨好而数量最多、参与面最大。在艺术表现的精神和形式语言层面上,吸纳甚至直接挪用、嫁接民族民间艺术元素,成为中国美术家抗衡、对话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最有效的手段与资源。对民族题材和民族民间艺术的关注与表达,逐渐成为艺术家的行为自觉。

  至此,中国的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完成了各个层面的拓展,完成了从风俗、风情传递表达,向民族性、向精神、情感体验解读和形式语言探索、突破的转型、深化,成为中国美术家依托的一脉文化之根,呈现了当代视野下中国美术家的历史审视与解读,热情关注与深度反思,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区域性与全球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交织、纠葛、交融、碰撞,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参与画家之多、优秀作品之多、在各类主流美术大展上获奖之多,蔚为壮观,令人印象深刻,是新时期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脉络。


四、进一步推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应成为推动中国美术文化自觉和中国美术国家形象、中国国家美术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传承、创新根植于多民族共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光大民族精神意义重大。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吴长江指出:“当代中国美术的文化自觉,实质上是中国美术在国际国内社会发展大背景下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历史性选择”。“要整合资源,打造中国美术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文化核心价值,重建具有民族精神和中国气派艺术价值体系。”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是中国美术创作主流中的重要一支,从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创作主体、表达对象、关注角度、呈现主题、表现形式等方方面面看,都关乎塑造中国美术国家形象,关乎文化自觉、核心价值观、主流艺术方向。但是,在世界文化思潮激荡的今天,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也面临很多基于命题本身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如所谓“民族题材美术创作”范围的界定及社会和艺术本体价值、意义定位的问题;如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导致文化异化对美术表现的影响问题;如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过度移情想象或虚饰猎奇肤浅表达创作误区的总结问题;如基于视觉艺术的少数民族美术统筹研究问题等等,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所泛指的各方面内涵,还缺乏系统梳理和宏观的、专门的理论研究、指导,更多流于个案研究、区域研究、个别现象研究,对这一命题的关注尚未上升到中国美术国家形象的高度,尚未上升到中国国家美术发展战略的高度。中国美协民艺委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展览大型系列活动”和正在申报的民族团结主题的国家美术工程,应该说开启了建立这一发展战略的大门,这是中国美术家的责任,也是国家大局和民族团结的大事。

  确立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发展战略,也将是推动中国主流美术发展的一个新契机,其意义将不仅仅是中国的美术。

2014年10月14日